清华美女教授颜宁赴普林斯顿大学任终身讲席教授,近日引起关注。据新华社的报道,决定去普林斯顿大学,是颜宁慎重考虑并与清华大学仔细沟通的结果。她会保持与清华的联系,在符合两校规范的情况下,在清华继续从事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,促进两校和中美两国间学术交流与合作。

  在学术界,这位30岁成为清华最年轻博导、37岁攻克50年不解科学难题的女科学家,早已名满天下。基于其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读博经历,以及这些年所取得的学术成就,跳槽到普林斯顿大学,并不让人奇怪。

  不过,虽然颜宁用“居安思危”来解释她的这次离职,但有自媒体在传播这一消息时,加上了“负气出走”的前缀,给这次离职赋予了别样意味。

  说其“负气出走”,是因为有人翻出来她于2014年所写的一篇讲述其基金申请失败的博文。文章详述了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“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”项目失败的过程。

  她本以为可以申请到这一可能做出世界前沿成果的项目,但基金委连面试答辩的机会都没给她,并且连续申请失败两次。第二次申请失败后,她在此前的博文中补记到,“我对自然科学基金委难以再抱任何幻想。程序‘正义’,专家‘意见’,呵呵呵,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。”

  正是这篇文章,让外界将颜宁远赴普林斯顿大学与科研基金项目申请失败联系起来,认为她是被不合理的科研体制逼走的。

  坦白讲,科研基金申请失败与远赴普林斯顿大学之间,很难建立直接的逻辑关系。况且颜宁在接受采访时也从来没有提及这个原因。甚至,面对自媒体关于其“负气出走”的解读她还有些不忿。今天中午她在微博上回应称:明明是开开心心的一件事,请勿揣度,否则我就说是被这些不实言论、网络暴力吓跑的。

  

  从其这个表态来看,离开清华,跟她对科研体制的不满没有关系。但现在的问题是,颜宁离开清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公共事件,她虽否认外界传言,但由其“出走”引发的对当下中国科研体制的讨论,已经蔓延开来。这就超脱了颜宁离职事件的本来范畴。

  不管怎么说,颜宁此前的博文,确实对拒绝其科研项目申请的评选一度表达了失望。

  看得出来,颜宁对自己的科研项目没通过基金申请非常遗憾。也正是这一点,点燃了公众对科研体制的批评。

  可能公众并不懂得颜宁的“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机理”研究是什么样的,但他们却可以迅速调动以往对学术不公、学术腐败的种种印象。跟“饶毅炮轰中科院院士增选”、“扫地僧院士”走红一样,颜宁也成了那个公众借以审视科研体制的符号,至此,她愿不愿意已经不重要,公众的忧心成为主要问题。

  不说学术造假、科研腐败,仅仅是科研基金申请难,早就已是让科研人员头疼的难题。复旦大学长江特聘教授陈良尧曾对媒体无奈表示,“12年时间里申请973计划11次,直到我超过它的年龄限制,无一次成功。”可谓是“屡战屡败熬白头”。

  其实,梳理颜宁在清华的这十年,不能说清华辜负了她、委屈了她。这十年她的确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,但同时也获得多项高级别奖励,比如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,成为教育部“长江学者奖励计划”特聘教授。所以,她暗示舆论不要过度联想也有证据。

  不过,当她成为一个公众表达对学术评价机制不满的出口,这些注定难以再获得关注。但只要那些围观与批评的声音是促进学术体制改善的努力,就值得倾听。

  文/王言虎